曾有同事問我:關節痛到底是什麼感覺啊?
誠然,要讓你感受到關節痛很簡單,拿個榔頭敲你膝蓋就行。但若要體會我的關節痛,我可以描述一下這個但願大家永遠都不會得到的病。
在身體健康時各器官不會有存在感。因為所有一切運行順暢,心中一想動作就來,水到渠成。你知道自己在行走但不會計算多少步,如同你不會注意一分鐘呼吸幾次。但我很清楚開了公寓大門後需要踏上二十九階才會到家門口;從前陽台走到後陽台需要二十二步。
類風溼性關節炎發作時,我無法靠雙腿從沙發上起身,只要一使力,膝蓋的酸軟立即呈現,大腦也會告訴自己做不到。因此需要別人拉你一把、扶你一下,或自己用雙手撐著椅子緩緩起身。重點在緩緩,因為除了酸軟無力之外,膝蓋還僵硬,要讓它一點點的調整角度拉直,太快又要承受撕心裂肺的痛苦。
我也發現睡著時無法翻身。上半身沒問題,但那隻腳不配合。只是稍微移動膝蓋就敏感得抗議,它只想永遠釘在那裏。但偏偏同一個姿勢久了又不適,只好慢慢呲牙裂嘴的抬起腿,好痛已是我最常說出口的文字(想想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,把「好痛」改成「爽快」、「福氣啦」試試)。
三年來其實我算個優秀的病人(如果生病也能打成績的話),把這個病控制得很好(下一篇來分享我的生活與飲食),甚至去年醫師告訴我可以停藥了,因為除了風溼因子仍高外,其他檢測均與常人無異,身上也沒有任何病痛。我很高興自己做回身體的主人。
然今年以來公司因預備拓展業務而工作量倍增,工時變長,連假日也常加班。身心負擔加劇,慢慢覺得心累(警訊是從心開始的,身心真是一體啊)。再後來出現各種怪症狀,例如突然無法拿起杯子,因為無名指和小指無力;突然在下台階時跌例,因為腳踝無力…….但這些症狀都會在半天或一天左右消失,我也就不太留意。
然後在一個月前,左膝突然抽緊阻止我前進。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開始反覆出現,只好提前一個月回診。醫師當時也認為還好,放慢速度行走再加上護膝試試。不幸這次是真的把類風溼性關節炎誘發回來了,我很快的又進入急性期,疼痛難當,連帶影響情緒與血壓,連坐在電腦前準備上班都讓我心慌意亂。趕緊回醫院抽血準備三日後門診。看到我掰咖進診間,醫生也吃了一驚。快速的照了X光確認骨骼,開了一堆藥並再安排兩週後回診。
那天好友淑卿遠從鶯歌來基隆看我,我們去吃了窯烤披薩。席間我不敢去上洗手間,因為剛才坐下時已撐桌子使了不少力。用餐結束準備離開時,別忘了我已坐下超過一小時,膝蓋僵硬可想而知,我慢慢用手撐著桌子起身,伴隨著嘴中嘶嘶呼痛的聲音(別怪我這真的忍不住),和好友不停說慢慢來的安慰。站定後再稍等讓膝蓋關節習慣一下,才能開始緩慢行走。
回想不太久的過去,就別說平常走路了,我上下巴士之敏捷與今日實在不可同日而語。現在下巴士,手要緊抓著門的扶杆不放,待雙腳都落地了才能鬆手。我不敢以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來形容自己,因為這個年紀的長者很多比我靈活呢。
那天醫生問我:除了膝蓋外全身還有哪裏不舒服?
我很幸運的除了左膝嚴重帶動右膝也蠢蠢欲動外,其他關節有點僵硬但問題不大。發病後引發的焦慮,也在公司同意請長假後慢慢調適回來。
今天先到此為止,待後續。
真好!我還有我自己,以及佛法。